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归纳了公民常用的法律知识点,涵盖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合同法律、侵权责任、刑法等多个方面。这些法律知识对于公民维护自身权益、遵守法律法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线阅读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大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本文目录导读:
公民常用法律知识点归纳
在当今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点,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就公民常用法律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法律。
1、平等原则:公民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诚实、守信,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1、合同成立要件: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具备合同主体、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等要素。
2、合同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3、合同解除情形:如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一方违约等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1、犯罪构成要件:犯罪行为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等要件。
2、刑事责任年龄: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3、刑罚种类: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罚金等。
1、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者权益保护:如工资支付、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权益应得到保障。
3、劳动争议解决:发生劳动争议时,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1、著作权: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2、专利权:指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3、商标权: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专有权利。
1、婚姻自由:公民有权依法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他人干涉。
2、家庭财产制度:夫妻共同财产制和个人财产制等制度保障家庭财产的合理分配。
3、离婚程序及子女抚养权:如夫妻感情破裂,可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等方式解决,并依法确定子女抚养权及抚养费等问题。
1、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
2、证据规则: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规则和要求。
3、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公民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了解并掌握以上常用法律知识点,对于公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我们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